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

『父後七日』- 台灣存在主義電影的範本

今天下午終於也去看了劉梓潔的『父後七日』。看之前我讀了一些網友的觀後感,大部分都說這是一部爛片,不那麼好笑,也不那麼的『送行者』。看完之後,讓我有驚艷的感覺。
看過一些影評的人,可能會認為這是一部談『死亡』的片子,但我覺得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。我最喜歡的一段是阿梅背著父親的遺像騎車經過那座橋。這讓她想起她父親得知她18歲生日之後,送她吃一個特別的粽子,還有讓她騎他的機車。不知道看過的人有沒有注意,當阿梅背著遺像在橋上停下來,攝影機轉到第一人稱畫面,不斷地上下晃動。那是阿梅在哭啊 ( 但音效沒做出來..)。設計出來的一些笑點,有很多部分都是諷刺。像是各方無關連人士送來的輓聯,罐頭塔等。台灣觀眾會吃這一套,就跟魏導在『海角七號』安插一些橋段是一樣的作法。
你如果認真要等導演告訴你,『死亡』不應該是這樣的...那你就大失敗了。
阿梅一開始就告訴你,這是一部存在主義的電影。並不是講述生死輪迴生命意義的嚴肅電影。
阿梅說..."我一直在找他" "我還在找他"....
從所有過去生活的片段,她一直在找尋父親留給她的回憶和感動,但她在所有葬禮的儀式物品中,她什麼也都找不到。那就是為什麼她和哥哥/表弟還能在短短七日的葬禮中,還能開玩笑。
因為這場葬禮根本就是辦給活人看的啊!!!
阿梅在想幫父親帶盒煙的念頭之中,找到父親的存在了,所以她就崩潰了。
諸如此類的情節,其實很常出現在你我之間。比如說不小心翻出來前男/女友相關的東西,而且是發生在難忘的日子。或是聽到一首歌,是你重考的時候最愛聽的...
這些情節都會被帶出來,所以當中的"人"或"事"的存在感在此時會非常非常的巨大。

當然,這是由散文改成劇本拍成的電影。前面有幾段我覺得剪接的不太順暢。但有一些橋段,我覺得很棒。如果你再仔細想想,跟 "PS: 我愛你" 的主軸是不是很類似?女主角到處在找尋丈夫的存在...由過去的回憶...由重新拜訪的地點...只是劇本更妙的是,那是由男主角由信件指引她,找回她丈夫的存在感...

有沒有想過,如果在你自己的葬禮,有沒有幾個人能真心的說出你對他們的影響....
你真正存在過嗎?你在其他人的心中留下什麼形象?你想知道嗎?

我仍然會推薦大家去看這一片。請小心細節。